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目的
规范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及效果。
2.范围
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
3.定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4.内容
4.1 各科室及门诊护理人员应定期以各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为出院患者提供规范的出院医嘱和康复指导意见,认真落实相关制度。
4.2 健康教育的方法
4.2.1 个别指导:可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作具体指导。
4.2.2 集体讲解:门诊利用患者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与患者作息制度选定时间进行集体讲解,还可结合示范,配合幻灯、模型等,以加深印象。
4.2.3 文字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编写短文、图画或诗词等,标题要醒目,内容要通俗。
4.2.4 卫生展览:如图片或实物展览,内容要定期更换。
4.2.5 卫生广播、录像:利用患者候诊及住院患者活动期间进行宣传。
4.2.6 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手段:推送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短文、图片、视频等。
4.3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简单的急救知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戒烟、无偿献血、输血相关知识等,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为用药指导、休息与活动指导、营养指导、康复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