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出实招!滨医烟台附院“三学三查三办”力促服务提质增效
自今年3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创新构建“三学三查三办”工作体系,将理论学习、问题查改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学”强基,筑牢思想防线,激发担当自觉
“关键少数”领学铸魂。党委率先垂范,第一时间召开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精准制定并印发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为全院提供清晰指引。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及“三会一课”核心内容。领导班子带头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全院政治忠诚思想根基。

“线上线下”活学增效。打造立体学习矩阵。线上精准推送学习问答10期、警示案例5期,实现全覆盖、常态化;线下邀请学校、党校专家辅导2场、组织集中研读3期、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4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69次,深化理解把握,贯通交流学习,有效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


“警示联动”深学促行。召开全院警示教育会,围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开展“清廉医讲”5期。组织“关键少数”、党员骨干等赴烟台市看守所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以案释纪、警钟长鸣。以全面落实《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行风管理核心制度要点(2024版)》为契机,组织全院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全覆盖的行风警示教育培训学习。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党务干部培训,结合医院(学院)改革攻坚任务,深入研讨、建言献策,通过案例互鉴、难题共析、经验传承,激发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勇担当的先锋意识。

“三查”纠风,刀刃向内找问题,立行立改求实效
“领导带头”深查立标。领导班子成员率先聚焦自身及分管领域,带头查摆问题5项。各党支部深挖细查,累计查摆“四风”问题54项。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事项、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开门纳谏”广查求实。坚持开门搞整改,畅通多元线下意见征集渠道,主动下沉一线听民意、解难题。定期组织召开科主任、高层次人才、党外人士等多层次、多群体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不同群体的真实诉求和建议,原汁原味记录反映问题。严格执行医院“首诉负责制”,对患者及家属现场反映、投诉的问题,要求责任科室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专项治理”严查固本。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少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扎实推进“三规范”专项行动,开展集中整治违规吃喝问题,通报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切实把纪律要求落到实处。对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坚持露头就打、深挖根源,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筑牢廉洁行医的坚固防线。
“三办”惠民,服务提质增效,健康福祉可感可知
实办便民优服务。全面启动“规范诊疗提升年”攻坚行动,形成70余条改进措施;门诊大厅增设党员志愿岗,提供导诊陪检等贴心服务;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推行住院“床旁结算”;升级信息化平台,拓展线上全流程服务,创新“商保直赔”实现“秒级结算”;启用医技检查预约中心,优化导诊标识、改善候诊环境,建立“首诉负责制”,显著提升投诉办结率和满意率,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效能。

快办纾困到一线。践行“一线工作法”,院领导带头深入门诊、病房蹲点调研47次,现场发现并协调解决流程堵点、服务短板、人力紧张等实际问题12项;党支部组织骨干下沉社区坐诊带教;开通特殊群体就医绿色通道,提供全程陪诊、上门服务;定期组织义诊、健康讲座、疾病筛查进社区、乡村、企业、学校45场次,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送健康到“家门口”。



长办固本建机制。修订完善《学术取酬报备》《“红包”登记退还》等制度,明确行为边界;整合监督力量,强化日常巡查、专项督查与满意度评价,问责结果挂钩绩效考核;建立作风建设成效评估体系,定期分析满意度、投诉量等数据,闭环优化管理。同时,开发健康科普作品广泛传播,设立“健康服务工作站”,探索“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持续拓展惠民外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医院(学院)党委将持续巩固拓展“三学三查三办”工作成效,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不断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以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更加务实担当的实干作风,奋力谱写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