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官网! 电话:0535-2123456,非工作时间:0535-4770123 | 今天是:
新闻通知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部门动态
自采信息

【我的抗疫故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青:巾帼党员在“疫”线

发布日期:2022-04-22 来源:滨医烟台附属医院 作者:高青 责任编辑:滨医烟台附属医院 审核人:滨医烟台附属医院 浏览次数:

  今年的春天比以往来得晚一些,虽说已到阳春三月,依旧还是春寒料峭、寒风刺骨。2022年3月11晚上8点,我们突然接到医务处的紧急通知:请21点前速到六楼会议室集合,进行新冠疫情防护相关培训,且做好明日援外抗疫准备!

  军令如山,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由刘书盈、姜海明、李元飞主任带队的7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支援威海医疗队所有成员全部到位,其中党员19名,女性党员12名。当晚,经过医务处、院感办对所有人员进行6个小时的紧急培训,且全部通过考核。第二天下午时,我们的队伍抵达新冠疫情严峻的威海市。

  按照山东省卫健委的指派,我们接手了当地医院两个病区所有患者的诊治,而这个时候,病房刚刚改造完毕,有一些防护用品还在搬运途中。

  1、主任、老大姐也是定心丸

  “今晚要来很多患者,你们刚刚到来,压力一定很大,一定要做好统筹安排,不能出差错!”当地医院的周主任焦急地嘱咐我们。的确,到达新的岗位,要熟悉该院的布局、病房的设置、自身的防护、医嘱系统的使用、新冠患者的接诊流程和要求、患者的紧急处治,谈何容易!

  “大家一定要细致工作,严格做好防护,做好每一位患者的接诊和治疗工作,有问题及时请示,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刘书盈主任强调道。

  “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护理上没有问题!”李元飞主任语气坚决、铿锵有力,“大家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报名今晚的夜班!”

  “我是党员,我先来!”

  “我也是!”

  “我能行,我上!”......

  就这样,我们的第一个夜班,在四名医生,李元飞主任及22名护士的通力合作下,共接诊了40余名患者,问病史、写病历、下医嘱、执行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叮嘱病人如何佩戴防护用品、取药、用药.......整整一夜的紧张忙碌,我们妥善安置好了所有的患者。天亮了,李元飞主任已疲惫不堪,但仍坚持指挥着大家做好工作的每一丝细节。在她的带动下,大家也群情振奋,没有一丝懈怠,圆满的完成了我们的第一日工作。

  因为大家分布在两个病区工作,李主任都是利用早上坐班车的时间开起晨会,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分析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确保抗疫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休息的时候,她也不忘通过微信询问我们有没有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李元飞主任以一位普通党员的身份,像一位大姐姐一样和蔼可亲,关心爱护着每一位队员,让离家抗疫的我们时刻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2 、严格负责的院感人

  “等一等,你口罩后面的拉绳需要调整一下!”每一天上岗前,我们都要在院感办张丽沙主任的“虎视眈眈”下穿戴好自己的帽子、口罩、防护服、手套、鞋套,还要接受她从头到尾的再次细致检查,任何的小疏忽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只有通过了她的严密检查,在防护服上写上医院和姓名后,我们才能走出清洁防护用品穿戴间,走向隔离病房。送完我们后,张丽莎开始按照院感要求开展环境核酸采样,进入病房督导清洁消毒、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置、个人防护等,每天撰写日志上报。而下班离开隔离病房之前,我们要按照要求脱卸防护用品,她在岗的时都要监督所有人员逐一脱卸完毕后再离开,下班时她就利用手机查看监控,提醒大家注意事项。

  “今天早上进行穿脱防护服考试”,刚到医院,我们又接到了这样的考试通知.......

  “今天下午2点半在院感办公室统一培训!”........

  都已经记不清了,这是张丽莎主任对我们进行了多少次培训、考核,每天都能看见她一身笨拙的“大白”,飞速地穿梭在病房中,清洁消毒、回收医疗废物、病房物品的核酸采样等多项工作。她每天都要进入病区进行现场查看,及时反馈、整改,好像从来都没有休息过......从3月12日我们接管病区至团队撤离,她共完成感控督导日志21篇,完成环境核酸采样350余项。

  3、一边治病,一边宣教

  “大叔,您今天早上的血糖有点高,早饭吃的什么呢?”每天早上,刚进办公室,就能看到林良妍医生在翻阅血糖记录本,然后给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打电话,然后根据血糖情况,帮助患者制定详细的饮食量,同时不失时机的向患者进行糖尿病宣教工作。

  “林医生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怎样感谢她,她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我学会了怎样自我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如何适当运动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很有感触地说,“谢谢你们来自烟台的医护人员!”

  4、为患者送上热乎乎的饭菜

  “患者的饭菜到了,我下去搬上来,天气冷,饭菜容易凉!”说着这话,张欣欣医生迅速脱下防护服向楼下奔去。

  “共63份饭菜,放平稳了,有汤汤水水,注意别洒了。”短短十五分钟,她已经来回跑了两趟了,把病区患者的饭菜从一楼分别送到二楼、三楼,没有电梯,她喘着粗气步行上楼,等忙活完,细细的汗珠布满了她的额头。

  在这段时间里,所有住院患者的每一份饭菜,都是我们这样一点一点、一次一次从病房楼外送至患者手里,没有让患者吃上一次凉饭、饿过肚子。而我们在上班的时间里(白班6小时、夜班12小时),我们从不吃一口饭、喝一口水。

  5、全力以赴的妈妈

  “妈妈是医生,要打败病毒怪兽!”

  “你俩在家里听爷爷奶奶的话,等把怪兽打跑了,妈妈就回家!”

  在班车上,总是能听到高青在安抚“留守”在家的两个孩子。她老公也是一名医生,目前在外地读博,按照医院的规定,抗疫的工作任务不能安排这种有特殊情况的双职工家庭中,而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主治医师,她多次提交出征申请,并表示家中一切已安排妥当,请组织放心。就这样,她随着抗疫队伍出征,值班、诊治患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看不出一丝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焦虑,她把那份对家的牵挂深深藏在了心底。

  6、病区里的“幼儿园老师”

  病区里有几位小患者,一岁、二岁、七岁、八岁,也有一位唐氏综合征患儿,而在病区隔离的日子,不允许随意走动、外出,小患者们难免会烦躁、哭闹,甚至不配合治疗。

  “看阿姨给你带什么好吃的!”

  “小宝宝,今天吃饭了吗?阿姨给你讲故事,你好棒哦!”

  听到杨萌娜护士清脆可亲的问候语,小朋友总是能停止哭闹,看着这位身着“大白”、有着漂亮眼睛的护士阿姨今天又带来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这就是杨萌娜,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总是第一时间能把握住孩子的心理,把病区的小朋友哄开心,我们都说她是护士中的“幼儿园老师”。她笑意盈盈看着小朋友的样子,又何尝不是在想念自己的孩子。

  解妍琪、曲延诺、乔思文、于晓玮、曲茜茜、徐筱桐.....这些年轻而又坚毅的巾帼党员们和其他的同事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持续奋战在支援威海抗疫的第一线。疫情不停,奋战不止,共克时艰,众志成城。春暖花开的日子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守护下终将到来!

 

Copyright©2024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医院地址:烟台市牟平区金埠大街717号

南院地址:烟台市牟平区南华街629号 邮编:2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