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重塑生命意义——铭记遗体捐赠患者孙成礼老人
2015年11月5日上午,小雨凄沥,像是在悲泣,像是在诉说,更像是一种不舍。孙成礼老人因肿瘤晚期去世,遗体告别暨遗体捐赠仪式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殡仪馆举行。与常人不同的是,仪式结束后,老人的遗体不是送往火葬场进行火化,然后埋葬于青山绿水之间,而是送往滨州医学院,供医学院教授和学生做医学研究。
遗体捐赠,这是一名普通而又慈祥的老人的夙愿!
为支持医学科研事业,给后人更美好的生活,孙成礼老人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毅然决定死后将遗体捐赠给滨州医学院。此外,老人还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将会使一个身处黑暗世界的人重现光明,他会替老人欣赏这美好的世界。孙成礼老人思想之崇高,爱心之博大,境界之高远,令后人十分敬仰。这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大爱无疆,重塑生命意义,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孙成礼老人,古稀之年,因“前列腺癌并骨转移”入住肿瘤一科。入院伊始,他因自己是恶性肿瘤晚期,情绪低落,心灰意冷,痛苦万分,对治疗失去了信心,一度想放弃治疗。陈旭芳主任给予耐心劝导,并邀请国内知名肿瘤专家会诊,根据他的病情,共同制定了科学、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让老人感受到肿瘤一科“一站式”便捷、高效、先进的诊疗服务,也体现了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理念。经积极治疗后,他的病渐渐好转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治疗充满了信心。每次查房,老人都竖起大拇指夸赞我们的医生护士,并义务给病区病人做宣传,让他们勇敢地面对新的人生。
从死亡线走了一遭的孙成礼老人表示,人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但要让自个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心中无悔,遗体捐赠是离去的最佳方式。自己五年前就有这个想法,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深为我院肿瘤一科医护人员的精湛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感动,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决心将自己的遗体无条件捐献给滨州医学院用作医学研究。期初,老人的家人不理解他的决定,但是他十分坚定自己的意愿,最终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两个月前,老人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孙成礼。
生命是宝贵的,是唯一的,是短暂的。思想家唐纳德·坎贝尔曾经说过:“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孙成礼老人在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躯体,是光荣的楷模和先行者。遗体捐赠这一高尚的义举,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让生命的意义获得永恒,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肿瘤一科 左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