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他们在奉献中成才
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他们在奉献中成才
——转录第一期暑期学生志愿者心得
7月21日星期一,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烟台附院迎来了一批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面孔,他们就是面向学校招募的暑期志愿者,从这一天起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第一期志愿服务为期14天,共有27名同学,他们被分派为三组,除老院区门诊导诊服务、新院区建设服务外,还有一组同学为烟台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等会务工作服务。在滨医烟台附属医院新老医院交接的关键时刻,他们的到来缓解了人员的不足,为优化医院门诊服务、推进新院区顺利投入使用和展示烟台附院良好形象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一份汗水,一份收成。在辛勤劳动与无私奉献中,年轻的同学们丰富了社会阅历、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坚定的信念。
让我们一起用心去阅读这27个学生志愿者的心得,让我们为他们鼓掌……
记得刚进入医院新院的第一天,我就被医院的规模和功能布局深深震撼。在吕青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新院区,对医院科室的分布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参观结束以后,吕青老师为我们分派了任务,我在胃镜中心帮助老师一起整理东西。由于桌椅板凳都刚刚送来,所以走廊里满满的都是东西,看起来乱糟糟的。负责此项工作的杨老师,面对如此杂乱的一堆东西,比我淡定许多。我们一起首先贴了各个房间的标签,贴在相应的房门号上,这样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找不到地儿;然后,我们简单地把东西分类并送到各个房间,不一会儿,杂乱的走廊边恢复亮堂。看来,再麻烦的事儿按条理来办也是很简单的。
——刘洋洋
作为新院的小组长,每天带着同队的队员们去新院上班,在校门口集合,上下公交车查人,过马路时候为他们看车、引路,每件事都让我知道责任的重量。在新院区工作的日子里我干了好多活,出了力气,但我觉得我很愿意去这样做,我还年轻,年轻的心就是我的动力,志愿者的名字是我奋斗的激情,我不怕苦,我是志愿者就应该为了我爱的附院增砖添瓦,我用双腿跑完了新院的每一个台阶。志愿者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付出是无私的,是没有任何计较的,我不在乎对方会不会在我帮他们之后道一声谢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付出让我内心得到了快乐。
——张延同
这个炎热的暑假里我们的烟台附院有一项意义重大的事情,就是刚刚建成的新院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大家都在为了附院的工作忙碌着,我和其他几名志愿者荣幸地被分到了新院里,贡献者自己的力量。新院有自己的工作特点,需要一遍遍统计,一遍遍检查,有时候也会帮忙搬些东西,这些工作不仅考验着我们的体力也锻炼了我们的耐心。从最开始的杂乱到后来的干净美观舒适,我们一点点见证着新院的变化并从心底感到满足与自豪。
——孙 孟
与人接触最先就要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各种问题如何协商,例如有一次装修队告诉我没有什么事尽量不要开空调,以免水蒸气蒸发破坏墙面,而专管装空调的老师却要求我把所有空调打开以检查是否有漏水等问题,这就矛盾了,没有过这种经验的我顿时就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找到了装空调的师傅协商,最后决定一次开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可以关上,这个问题就顺利解决了。可见协商与沟通在工作中有多么大的作用啊!在这里空闲时会和老师聊天,了解一些关于医院的事情,以及护士这个行业,老师对于我的一些问题都会认真的回答。通过这两周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我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我更自信,对自己的专业更喜爱,对未来更加有信心!
——荆晓玲
还有一次老干部来附院参观,由于有些老干部年事已高,我们前去搀扶。老爷爷老奶奶和蔼可亲,和我们亲切交谈......从他们身上不仅可以看出岁月遗留下的痕迹,也可感受到阅历沉淀下来的光芒。每每走到一处,我都会给身边的老人介绍科室的名称以及科室的特色等等,当我解说这些时,莫名的自豪感,仿佛我就是医院医务人员的其中一员。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还学到了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那就是看似简单地小事或许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那么顺心,做任何事都要有责任心,脚踏实地的去做,切忌好高骛远。这就是此次滨医烟台附属医院志愿活动最大的收获。
——王玉
刚开始,我被派遣到老院工作,主要任务是到各个科室与护士长及负责人一起做工作牌。我们需要从全院8000多张照片中找到各个科室人员,进行工号与职称的登记,工作虽然繁琐,复杂,但我们队员能够在一起很好的分工、合作,把这项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来完成,经过大约一周的奋战,我们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轮转各个科室,向各专业老师咨询问题,我们的眼界大大开放,逐渐意识到平常学习中的不足,明白以后学习的方向。此次志愿服务让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需要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更加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
——马晓晴
开始的3天我们留在学校接待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人员,本以为轻松的工作却出现一系列细小的问题,例如导引方向不准确、语言表达的歧义、对于微小地方的忽视、对角落的遗漏,还有就餐时开始的不好意思去跟老师交谈,从而无法快速的获取餐券。这些细节问题都会让我们从中找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看似简单的工作才需要我们做精做细,经过与老师沟通,我们迅速掌握处理问题的顺序与层次,团队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两期的接待任务。
——王敬萱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导医导诊,这是一项看似简单但不可轻视的工作,是体现医院优质服务的窗口,只有从这一高度去认识,才能主动热情帮助前来就诊的患者。从去附院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在门诊服务处老师的带教下开始慢慢熟悉医院,记医院的地形以便导医导诊,记各科室的主治病症以便分诊。在各位老师的耐心带教下,我们慢慢学会了注重自己仪表,时时保持积极情绪,尽量微笑,懂得一些沟通技巧及简单分诊的医学知识,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理解病人,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与人沟通,学会了简单的分诊……我们有这样的心得体会:1.要为患者服好务就要做患者考不倒问不住的医院的“活字典”。作为医院服务的第一站,每天要接触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人,如何让这些人希望而来,满意而归,是对我们导医人员知识智慧,沟通交流能力最大的考验。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熟知医院的环境特色技术及设备力量,还要熟知科室的专业、诊疗范围等。通过得体的言谈,广博的知识,满足患者的需求,赢得患者信任和认可,架起患者与医院的桥梁。2. 门诊病人就医心切,常造成不必要的拥挤和争吵,若处理不当,可导致秩序混乱。我们工作人员要富有同情心,把病人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亲人,理解和体谅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及时掌握病人的心态和各种需求,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同时还要保持头脑冷静,稳定病人急躁情绪,正确做好疏导工作,按序就医,维护门诊秩序。3.导诊护士兼职着保持门诊环境清洁的职责,比如在看到有病人及家属吸烟或随地乱扔垃圾时,能大胆而有礼貌地给予指正,让每位病人都能自觉遵守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共同创造出一个安静、有序、整洁的就医环境。4.我们为病人提供帮助是种幸福。当我们上前微笑问“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这似乎也可以为病人减少病痛。在这,或许很辛苦,或许走的路最多,或许要求我们牢记医院布局,但是,这也是最需要志愿者出现的地方:搀扶年迈的爷爷奶奶,为被病痛折磨的病人指明就诊道路。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们已很知足。
——李 妮
作为一名医学生,经过十四天的志愿服务,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几个字:微笑,耐心与细心。在工作过程中有听不清话的大爷大妈,所以这要求我更加有耐心,一遍遍的重复直至他们听清,对于没有耐心的我来说这绝对是个磨练的好方法。有的时候会有自己不知道的时候,这要求我不能随便应付,应马上向老师求助,对于医学上的问题更加不能随便回答病人,不要装懂,不懂就是不懂。应该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基本能力。当然有的时候会遇到一态度不好的人,这就要求我加更有耐心,用微笑感化大家。
——杜迎梅
十四天,第一期暑期学生志愿者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们用行动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用青春与激情诠释了志愿服务的使命与意义,随后第二批和第三批志愿者也即将踏上志愿工作岗位,他们将带着盛夏般热情继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助力我院早日成为国内一流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医院,打造胶东半岛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服务中心的目标奉献青春的力量。(团委 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