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义工原来就在身边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被一个人的事迹所深深感动着,她是牟平区第一个五星级义工而身边的同事却不知晓;她做义工近10年,却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她默默奉献近一万个小时,却从不张扬。她就是我们身边的最美义工——滨医烟台附院病案科耿辉老师!
滨医烟台附院“健康天使”慈善义工服务站成立之日,我有幸结识了烟台阳光爱心义工服务站徐昌钦站长。阳光爱心服务站已经成立4年多了,是牟平区最早的义工团体之一,拥有200多名义工成员,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慈善事业,已经成为牟平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与徐站长交流中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滨医烟台附院不乏爱心人士,在阳光爱心登记注册的附院职工已达20余人,徐站长还告诉我:“其实牟平第一个五星级义工就是你们医院的员工!”当我好奇地询问这个人是谁时,徐站长却委婉地拒绝了,他说这个人很低调,从不张扬,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他不想未经其同意就擅自告诉我她的真实身份。
好奇心驱使我透过多种渠道终于打问到了这个好人的真实身份,原来她就是我们病案科的耿辉老师。
通过与耿辉的交流更加印证了徐站长的评价,耿辉的确很朴实很低调,说起自己做义工的心路历程,耿辉感慨:“再多的钱财终究会随着人去而空,只有快乐是无价的,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意义所在。做义工不仅仅是付出,更是一份收获,做义工我快乐。”
早在牟平区出现义工组织之前,耿辉就参加了芝罘区义工服务工作,是烟台市最早的一批义工之一。说起自己从事义工服务的经历,耿辉感慨万千,刚下去服务时,老百姓很不理解,不相信社会上还有这样的好人,各种风凉话此起彼伏,说什么的都有,当她们拿出自己捐献的800元现金给一位贫困户时,对方竟然要1000元,因为被救助者以为是政府出的钱,义工们很是尴尬。但现在的情形好多了,随着社会正能量的不断传递,老百姓从不理解到认可,从怀疑到接受,今年春节前当她们再去救助时,被救助者从1000元中只留下了500元,感激地说:“我过年500元就够了,其余的救助更困难的吧。”义工们被这样暖心的话深深感动,爱心是可以传递的。
当问到耿辉帮扶过的对象中印象较深的人物时,她谦虚地笑笑说:“这些年我自己也没有去算过究竟资助过多少人,一时还真想不出哪个印象最深了,其实我做的也都是些平凡事。”沉思片刻后,她忽然想起了5年前资助的水道镇的一户人家来,户主刘某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仅7岁的儿子,家虽贫穷,却也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致他双下肢截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的妻子也因家庭的贫困和负担弃家而去……这一切的变故对他身心的创伤都是不言而喻的。耿辉和其他义工们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但大力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还像亲人一样与他推心置腹地谈心,给予心理疏导,在义工们的悉心关照下,刘某开始接受现实变得坚强开朗起来。多年来,耿辉和她的义工朋友们除了定期对他家给予物质支持外,每逢节假日还会带上大包小包的礼品赶去慰问他们。十多年来,耿辉也记不清帮助过多少人,救助过多少贫困户,业余时间参加义工已经融入到她的生命之中,耿辉说:“做义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身为义工,心是义工.不论身在何处,不管人到哪里,奉献社会已经成立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性”。
义工是传递社会正能量、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马克•马洛克•布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义工是健康社会的生命之血.
据统计,在美国义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56%,62%的妇女每周奉献3.4个小时,49%的男人每周奉献3.6个小时。在1998年,14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半数的人参加过义工活动,有1.09亿成年人参与义工活动,大约75%的美国人每年向慈善机构捐钱。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经在大学毕业后,在芝加哥当了3年社区义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奥巴马认为这是他“曾受到的最好训练”。加拿大的义工平均每年贡献191个小时来从事义工活动;在德国大约每三个成年人中(34%)就有一个每个月花费15个小时的时间从事义务工作。
近些年,我们欣然地发现,曾经是少数群体所坚守的义工精神,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1亿人次参加义工服务。价值观的多元化引起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有人选择名,有人选择利,有人选择悠闲,有人选择娱乐,但也有人选择服务他人快乐自己。做义工,参与公益事业已然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生活选择。(医务处 宋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