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里的省重点学科——访西安红会医院中医骨科
去西安开会,终于有机会到西安市红会医院(陕西省骨科医院)参观了。
去年,西安市红会医院中医骨科孙银娣主任来烟,我们一起探讨骨科发展以及病人康复业务,虽然看好康复学科发展前景,但是限于我们医院现有的环境条件,感觉目前还无法开展这项业务。当时,孙主任就建议我们去她那里看看,直到今天才得以成行。
走进西安红会医院,历时十年的新建大楼刚部分启用。当我们向工作人员打听康复科时,却被告知中医骨科(康复科)在家属院。七拐八弯地穿过医院,许多科室都散落在陈年的平房和低矮的旧楼,走进小巷,终于找到“中医骨科”入口。虽然有些心理准备,眼前的景象还是令我吃惊,近百张床位的省重点学科,竟然是在临街居民楼的地下室里。前院兼门厅不足20平米,进门就是病区拥挤的走廊,用彩钢板间隔的大小房间作为病房和各种治疗室,身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的李主任,办公室、办公桌与秘书合用,两人都在忙绿着,我们只能勉强坐下一个人。
孙主任不停接听电话,多是咨询的病人,没有时间寒暄,没有空间招待,只好让秘书带我们先到各处看看。没有大型设备,只有各种康复床、几台治疗椅和电疗仪器,作为学科特色的药疗室,半边是公共通道。狭小的病房和康复训练室里,医生、护士都在忙着为病人治疗,外面的天气已凉,病房里的药蒸汽、拥挤、忙绿,让许多操作人员汗流浃背。孙主任来病房找到我们,我才发现她走路一瘸一拐,得知她足踝骨折尚未痊愈。秘书告诉我们,孙主任伤后一直坚持上班,平日里中午基本都在科里,晚上也很晚才回家,在她的带领下,大家都很勤奋。我打趣说她这是在以身示范,向病人展示骨伤康复治疗,她笑笑说:没办法,病人多,人手紧,大家都很忙,科里还要筹划搬新楼,计划两年内要扩大到200张床位。
我们不好再打扰她,匆匆告辞。短暂的参观,我们探讨康复专业特点、学科建设、医保政策等问题,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种专业发展的热情,一种职业的尊敬。正是这种精神和干劲,让他们在居民楼里打造了省级重点专科。 我院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技术、质量与服务标准的提高,学科分化与业务量的增加,人才引进与设备更新,让大家感受到更多的辛苦和越来越大的压力。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困难,能否主动适应医院的发展,就看我们个人追求是否与医院整体目标高度统一,这是我们精神与力量的源泉。(李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