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官网! 电话:0535-2123456,非工作时间:0535-4770123 | 今天是:
医院文化
院徽
院歌
生命之环
文化理念
医院形象片
优势技术宣传片
微电影
杏林医声
2019新春文艺晚会

王振义院士《付出爱,才有爱的回报》心得集锦(一)



                              肩负神圣使命  提升职业精神                              
       王院士的《付出爱,才有爱的回报》,首先从医师执业精神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逐渐的从医改以及医师执业精神核心内容展开,最后以如何提升医师职业精神收尾,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正如王院士开篇提到的,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确实,一方面经常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务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多有抱怨。那么究竟是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医患关系如此的恶劣呢?我们应该通过何种机制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想主要的原因有:1、 内部原因。我们部分的医护人员的思想态度不端正,没有真正的把患者当成自己的“顾客”抑或“上帝”来对待;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在治疗过程中造成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已逐渐瓦解,患者对医生充满了警惕和狐疑;正如王院士所说,某些医护人员缺乏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位的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工作中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沟通能力或者沟通技巧不够,由于患者在患病求医过程中心理或多或少变得比平时敏感容易激动,因此稍有不妥即采取对立态度。2、 外部原因。王院士着重指出了舆论环境,作为医护人员的我感同身受。互联网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网络化,对个人的价值取向、行为内容和方式都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媒体上对某些医患关系的报道产生的偏差不实很容易被放大,对医师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造成极坏影响,医患关系越来越像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如同消费者总是臆测“无商不奸”,患者也在臆测“无医不黑”。
       接下来王院士指出医师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为:医生需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并给了我们极好的提示或者可以成为行为准则;多为病人想一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执业过程中体现“爱”;树立人文的行医理念,懂得病人的心理,有很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医生的一句话说得不对,让病人受到了伤害;要摆正“道义”与“利益”的关系;不断学习和钻研,提高医术,对医术精益求精;虚心学习他人经验,搞好团结互助。我的解读为:1、 多站在病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做事以一种积极的工作方式和心态,而不是“防御性看病”;2、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及时明白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疑虑,特别是病人极为敏感的病情以及金钱方面,做到耐心的解释和沟通。主动去了解患者的爱好与特长,针对病人不同的爱好与他们沟通,相对来说会比较能够拉近距离而产生亲切感,从而产生对医师的依赖关系;3、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我们要摒弃某些人“金钱是万能”的价值取向。正如王老所说“医生收红包是社会怪相,收红包就不配做医生!医生收入低,应该理性地提意见,通过正当渠道改善待遇,绝不能靠红包创收。”4、 我们要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对我们医生而言,我们的服务对象决定了我们一时不可懈怠,人命关天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学习、钻研,要善于创新。在实践过程中,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不放过一个异常现象。5、 作为我们医生只是一个个体,我们的学习领域有可能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疑难杂症不断的涌现,并且新的治疗技术以及治疗设备也伴随而出,靠一己之力难于对病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诊断以及治疗。所以我们需要团队协作以及配合。因此,我们可以引用王老在老家江苏兴化作报告的一句话“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医院,决定其医疗水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作为医师,我们肩负着治愈疾病、战胜病魔,还患者一个健康体魄的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协作。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才能有效地提升职业精神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虽然说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无法一蹴而就,但是我们医护人员仍然应该从自我做起,在现有条件下从实际出发,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努力改善身边的医患关系。
       付出爱,才有爱的回报!( 肿瘤科 张淑萍)


深怀仁爱之心  无悔医学人生

       读了王振义院士的《付出爱,才有爱的回报》,不由得深受触动。
       医生是每一个人健康和生命的守护者,能够遇上一位好医生,对于患者来说是太重要了。相信我们每个人,在立志成为医生那一天,也都同样立志要成为一名“好”医生。那么,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呢?中国血液研究领头人王振义院士的哲理箴言,让我们的心灵深深触动,照亮了我们的医学人生。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生担负的是救死扶伤的义务,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才德高尚之人才能为之!其实,任何一个人们广为传颂的好医生,在耀眼的光环背后,他们都对病人有着深深的爱,都是视病人为亲人,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所以,作为一个好医生,爱的付出是最重要的。一个医生,应该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最大的动力就是为病人服务。
       记得我们都曾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慎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不是几句空话,更多的是督促我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医学知识的动力,更多的是我们行医的准则。
       有句话说“爱是医学的生命力“。只有怀着对病人深深的爱,才能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好医生。人命关天,健康无价,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它一定是善良人性和温暖友爱的表达。
       今天的医疗环境可以说异常糟糕,我们在工作中往往如履薄冰,时刻担心自己会陷入“麻烦”之中。劳累的工作,高度的思想压力,患者、家属和社会的不理解,并无吸引力的工资报酬,等等这一切,往往使我们的医生心理压抑、情绪低落,对工作鼓不起劲,对病人表现出冷漠。这时候,我们需要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爱我们的病人?我们是不是真正为他做了我们能做的一切?解除他们的病痛,是不是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自古以来,行医都被称为仁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么,我们就有义务为我们的病人付出我们的爱。
       医疗水平低下、视生命为儿戏的当然不是好医生,过度医疗、太重私利、不顾后果的医生也不是好医生,因为他们往往不愿或不屑与患者沟通、责任心不够、对患者的长远健康利益考虑不够,对病人的关爱和温情有所缺失。而对一个好医生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勇敢承担责任。真正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自然就不会有那样的短期行为。
       学习了王振义院士的《付出爱,才有爱的回报》,我要找出差距,结合先进事迹,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努力地让自己做一个好医生,争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忠诚卫士,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心内科 丛林强)  


Copyright©2024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医院地址:烟台市牟平区金埠大街717号

南院地址:烟台市牟平区南华街629号 邮编:2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