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国奖+3,省奖+7
暑假期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与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国家级决赛先后收官。我院学子斩获3项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以亮眼成绩彰显我院科教协同育人的丰硕成果。
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国家级铜奖一项
我院纪丕友、牛洪凯老师指导的成左彬、田豪楷、李赫团队的项目《CBFA2T2通过调控HDAC3/N-CoR1复合物乙酰化对肝癌发展的机制研究》在初赛和复赛中脱颖而出,斩获国家级铜奖。
作为医创赛设立以来我校唯一一支全大一学生参加总决赛的队伍,该团队自项目启动以来便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由于大一课程并未涉及免疫学、生理学等专业课知识,团队成员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了专业课知识,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了EdU,ATAC-seq等与课题相关的实验技术。
从校赛、复赛到总决赛,该团队围绕创新点凝练、实验设计优化、数据完善、答辩技巧提升等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强化指导与模拟演练,最终在总决赛中,团队以严谨的科研逻辑、清晰的实验数据及创新的研究视角,出色完成了“汇报展示+现场答辩”环节,斩获国家级铜奖,展现了新时代临床医学生的过硬科研素养。

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国家级三等奖两项
由我校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季晓飞老师指导的,我院学生李一征、刘媛、董艳楠、谭逯滨组成的团队,凭借《幽门螺杆菌编码EnvC影响其形状及毒力的机制研究》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该团队自参赛伊始便全力以赴,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于课题研究之中。从掌握PCR、Western blot、Transwell等基础的实验技术,到成功完成质粒构建、基因敲除回补等分子生物学层面的复杂操作,团队成员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反复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所占据,但队员们始终细致认真,力求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达到最优标准。备赛期间,团队经历了多次实验失败与数据不符的挫折,重复性工作带来的疲惫也曾一度笼罩,但队员们始终相互支持、共同探讨,不断查阅文献、优化方案,携手跨过一道道难关。

由我校药学院副教授姚翠芳老师指导的,我院学生王姝婧、唐艺鸣、刘展奇等组成的团队,凭借《HOGA1 通过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调控肾癌的机制探究》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自项目启动以来,团队成员从肾癌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切入,系统开展科研攻关,通过构建HOGA1过表达及敲除细胞模型,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系统验证了HOGA1通过Wnt/β-catenin调控肾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分子机制。成员们从实验技巧的学习到技术路线的优化,全身心投入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及分析,实验室内总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面对研究过程中理论假设与实验结果的偏差、数据验证中的技术瓶颈,成员们紧密配合,以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反复验证实验流程,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该项目不仅在学术层面为肾癌靶向治疗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更在实践中锤炼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服务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省级奖项三项

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省级奖项四项

我院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引导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提升创新能力。本年度我院共有1200余名学子参与以上两项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