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 | 学院(医院)关工委开展 “我与专家面对面”座谈活动
根据《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 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教关委函〔2025〕5 号)要求、省教育厅和学校关工委相关通知精神,5月29日下午,学院(医院)在荣祥楼216会议室开展“我与专家面对面”座谈活动,邀请七位老专家与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交流学院(医院)历史,讲述从医故事,学院(医院)关工委秘书、学工办主任文豪主持座谈,3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活动。
对话“活历史”,医路故事领前行

座谈会上,老专家们结合数十年从医经验,围绕医学教育、临床思维培养等话题娓娓道来。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的火花在问答中不断迸发。

王金英
烟台附属医院
原妇产科主任
王金英老师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她回忆了往昔教材稀缺需手抄、实验设备简陋的历史,对比如今有数字化资源与先进教学工具,感慨学习环境从匮乏到多元创新的变迁,鼓励同学们扎根学业,努力前行。

王立华
烟台附属医院
原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
王立华老师零基础开始英语学习,在盖楼电灯下搬小马扎苦学,利用每一个清晨背诵,在那个物资资源并不丰富、学习条件也异常艰苦的年代苦中作乐,她寄语青年学子珍惜如今的学习时光,努力夯实医学基础。

李连芹
烟台附属医院
原生殖医学科主任
李连芹老师以临床案例为引,讲述每一次临床治疗和问诊都要细致入微,医学是严谨的学科,不能“以为”“认为”,务求每一个细节都重视,在检查技术愈加发达的今天也要全面做好望闻问切。

姜友章
烟台附属医院
原儿科主任
姜友章老师提及自己高考后实习经验的重要性,指出仅知 “肺炎症状” 不够,需深究机理,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点明内科医生需持续学习积淀,在爬坡期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积累,才能在临床一线“游刃有余”。

蔡玉珍
烟台附属医院
原健康体检部主任
蔡玉珍老师讲述了烟台附院从 10 年前的“茅草地”到如今综合性三甲医院的蜕变,称赞医生们视医院为家、随叫随到,体现了高尚的医务素质与道德情操,以病人健康为先,鼓励同学们提前到医院实践交流。

于立明
烟台附属医院
原医务处正科级行风监督员
于立明老师强调医学责任重大,学习首要为提升自我,须严格要求、分毫懈怠不得,以严谨态度对待医学知识与技能。

贺彩霞
烟台附属医院
原创伤骨科护士长
贺彩霞老师回顾护士生涯,鼓励医学生坚定从医信念、保持热爱,积极夯实在校的基础理论知识,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对患者负责,对待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让医患沟通更有效更和谐。
咨询“活教材”,前辈经验拓思路


在交流会上,学生们围绕医学实践、学习困惑等方面积极向专家提问。专家们耐心倾听,以自身丰富经验为依托,结合学科前沿知识,深入浅出地解答,每个回答都凝结着对医学教育的思考,既为学生拨开知识迷雾,更传递着严谨治学与仁心妙术的理念,现场氛围热烈而富有深度。
访谈 “引路人”,谆谆教诲指迷津


同学们分组与专家展开座谈交流。各小组围绕医学学习与职业发展提出问题。专家结合行业趋势与实践经验,从夯实基础、参与多学科研讨等维度给予针对性解答,还分享了医患沟通的核心原则。同学们在清晰的思路引导下,对医学知识体系构建与职业成长方向有了更系统的认知。
学院(医院)关工委将紧扣“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主题,以模式创新激活潜能,以“五老”优势赋能育人。全面强化聚合力、创新力、续航力,构建坚实长效工作机制,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教育引导时代新人夯基固本,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