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支医,荣耀归来 ——医院圆满完成第二批鲁渝协作扶贫支医任务
发布日期:2019-12-27 来源:扶贫支医,荣耀归来 ——医院圆满完成第二批鲁渝协作扶贫支医任务 作者:滨医烟台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滨医烟台附属医院 审核人:滨医烟台附属医院 浏览次数: 次
扶贫支医,荣耀归来
——医院圆满完成第二批鲁渝协作扶贫支医任务
作者:李耀 来源:医务处 更新时间:2019-12-27
12月26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林思祥、董鑫、赵威东三位医生圆满完成为期半年的鲁渝协作扶贫支医任务,载誉归来。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初翠英代表医院会同三位同志的爱人到机场迎接大家归来。
回到滨医烟台附院,医院党委书记刘大华亲切会见了林思祥、董鑫、赵威东,并与他们进行了热烈的座谈。三位同志分别介绍和总结了半年来在巫山县的工作情况,并发表了各自的体会和感受。刘大华书记首先对他们无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赞赏,对他们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做出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随后,刘大华书记向大家介绍半年来医院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的目标任务,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奉献意识、敬业精神,为医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三位同志得知支医期间医院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会继续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提升业务技能,牢记初心和使命,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努力奋斗。
2019年6月25日,滨医烟台附院按照鲁渝两省卫健委签订的《扶贫协作重庆三年工作协议》要求,经过层层考察及选拔,选派了林思祥、董鑫、赵威东3名业务骨干分别前往巫山县人民医院和巫山县中医院进行第二批支医任务。
林思祥等三名同志抵达巫山后,发现实际情况比之前预期的还要困难很多。当地医院医疗环境明显落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常驻居民文化水平较低,与患者沟通存在障碍等等,这些工作上的困难一下摆在大家的面前,同时,当地的饮食、气候、语言等生活困难也迎面而来。克服,只有克服,大家马上调整心态,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工作环境,适应生活条件。他们结合医院及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迅速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在巫山县人民医院,林思祥参加大型义诊9次,服务人数500余人,组织院内及科室讲座12次,帮助开展了CT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胸腹腔热灌注化疗术等新技术,为巫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巫山县中医院,董鑫、赵威东两位同志,参加大型义诊8次,服务人数230余人,组织院内及科室讲座21次,帮助开展了胸腔灌注化疗、肺癌靶向药物及基因检测、膝关节冲洗、星状神经节阻滞、脑瘫患儿早期康复、脊髓损伤术后康复、“精神心理康复”等新技术,为巫山县中医院肿瘤科及康复疼痛科的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林思祥等三位医生在工作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服从当地医院组织领导,把本院系统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带给和传授给当地医院,展现了滨医烟台附院人过硬的业务素养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了视患者如亲人,真正做到了鲁渝一家亲。半年来,三位同志的医疗技术和医德医风得到了当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扬,分别获得“优秀医师”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自2018年11月以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山东省委关于鲁渝协作扶贫支医的指示工作安排部署,先后派出2批9名医护专家赴渝开展卫生工作。通过对当地医生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当地医院开展新技术,助力医院学科建设,提升了当地医疗卫生救治水平,有效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健康状况,为扶贫支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
责任编辑:滨医烟台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