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哲教授荣获“山东省心脏起搏突出贡献”奖
2016年7月1-3日由中国心律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山东分会、山东省心侓失常联盟联合召开的山东省心脏起搏3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青岛市府新大厦隆重召开。国内外知名专家及各地学者、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张明哲教授当选为山东省心侓失常学会心电学和无创学组副组长、山东省EPCI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心侓失常联盟副主席。鉴于张明哲教授对山东省心脏起搏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山东省心脏起搏突出贡献”奖,为我院赢得了荣誉。
学术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回顾了心脏起搏事业发明、发展的过程,展望了随着科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心脏起搏技术的美好未来。来自德国的Mschell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山东心侓失常联盟主席蔡尚郎教授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并从心脏解剖、生理、病理甚至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各种心侓失常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机制,认为每个心侓失常病人都应该进行具体分析,进行个体化治疗如: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还是心脏起搏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我院心内科主任张明哲教授在此次会议上作了《抗核磁共振起搏器临床应用》专题学术报告。心脏起搏器是一个电磁器械,它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电磁效应,测试、程控、随访更离不开电磁仪器。因此安装了起搏器病人必须远离电磁场,否则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但是这类病人有时会患上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疾病如:脑梗死、血管瘤、各种肿瘤等,且这些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如何解决既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又不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的难题?抗核磁共振起搏器现已发明并应用于临床。在张明哲教授的报告中详细阐明了这种起搏器的性能、工作原理、使用对象、使用方法等等,报告内容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